前陣子和凱蒂拔拔早上散步時,總會經過一家私立的菁英幼兒園,主打著領袖級的美國小學教育,
我們連續二天坐在附近吃早餐,發現很多小小朋友都是家長開著名車,將孩子帶下車交給站在一樓的幼兒園老師,
下了車的每一個小孩(不誇張,真的是每一個小孩),沒有一個不是哭喪著臉,即使眼淚沒有掉下來,我看也都在眼眶裡打轉吧!
老師邊拉著孩子進幼兒園,孩子的眼睛和頭就追著走回車裡的爸媽,
小孩子會黏爸爸媽媽沒有錯,但畢竟已經都上了快一學期了,怎麼每個孩子(不誇張,真的是每一個小孩)還像新生入學一樣,臉上都充滿了無奈和惶恐?
凱蒂媽媽和凱蒂爸爸我們兩個當下都搖了搖頭,我非常心疼這樣子的小孩子⋯
這樣的領袖級,造就的是什麼?
對於每個孩子的苦瓜臉,我想想有幾種可能:
1、這些小小朋友在家裡太爽,每天過著小公主小王子的生活,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一到了幼兒園突然自己不是倍受關注的那一個,很失落,所以還是想在家當老大。
2、身體不舒服,這裡痛那裡痛!(這樣很牽強,感冒也不大可能是“每一個”,而且我想媽咪們應該都知道,小朋友的感冒通常不會是孩子不想去上課,大部份是家長們,或者老師們要求孩子回家休息)
3、孩子在學習的環境不適應。
關於第一點,凱蒂媽媽不想多做解釋,因為這樣子的家庭,已經有根深蒂固的溺愛小孩的特質了,所以並不是凱蒂媽媽這篇的重點,因為這個問題,是父母的態度,之後有機會再來探討好了。
第二點呢?真的不舒服,沒話說,身體不適的確也讓人提不起勁,所以,孩子身體不適慵懶想睡,凱蒂媽媽百分之百同意及准許。
第三點,是凱蒂媽媽今天很想說的,我將不適應的部份,分成了四部份:課程,人際關係,飲食及紀律。
課程:有一句話”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但我想問的是,現在有所謂的”起跑點“嗎?沒有,因為巿面開發腦力的課程,一家比一家早,
還有些媽媽更棒,寶寶在肚子就開始進行適當胎教(凱蒂媽媽覺得適當合宜的胎教是很棒的,可是現在有多少媽咪,可以一懷上孕就馬上可以辭職老娘不幹了呢?大部份還是挺著肚子為之後的奶粉錢努力著!)
既然都沒有一個公平的起跑點了,我們何需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呢?
我們家妹妹,小時候唸公幼,公幼和私幼的差別,除了在金錢上差很多,教學的課程也差很多,
當她上小一時,同班同學幾乎每個同學都是唸私幼,每個小朋友幾乎開學前都認得注音符號37個字,但我們家妹妹,小一上了半學期還在ㄏㄨ, ㄈㄨ傻傻分不清楚,
凱蒂媽媽很擔心,教她的過程也是頻頻深呼吸加倒吸很多口氣,但,其實,擔心及辛苦也就那一二個月的事,現在妹妹的進度,完全跟得上其他同學,甚至成績和其他同學一樣好,毋需我擔心。
妹妹看得到自已的進步,也可自已從中獲得成就感,但如果妹妹每樣知識都在入學前就都學會了,那,還去學校幹什麼?是去學校交朋友,還是上課發呆放空呢?
我們家哥哥,從小英文就學得比一般同學多,所以學校的英文課程完全難不倒他,我問他,上英文課都在幹麻?他說:“我都在發呆畫畫⋯⋯”⋯⋯這時真是無言啊!
哥哥的英文學得比別人多,但其實並沒有比別人好,四年級時,我堅持停掉哥哥的美國小學課程,除了凱蒂爸爸支持我,其他人一律反對我們這麼做,
每個美語老師都說,只要停了不再接觸課程,凱蒂爸爸付出3年的學費和心力,就浪費了,但,我和凱蒂爸爸看到的是:再這樣上下去,我們浪費的是孩子有笑容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
我常常講一個例子:凱蒂爸爸有天請我幫忙複習哥哥的英文,我翻開,隨口考了其中一個單字“HABITAT”,他用了現在學的“自然發音法”拚了二三次終於拚出來了,
然後,我接著問,那中文是什麼?他回答我“棲息地”,然後我接著問:那你知道什麼叫“棲息地”嗎?他搖頭。
那次,我和凱蒂爸爸反應,孩子都搞不清楚中文意思是什麼了,背這個英文單字意義在哪裡?
外師發問,哥哥回答不出來,就摔了手上的白板筆,小孩的自尊擱哪去?結果,哥哥從此對英文只有翻白眼的份,連他最愛的科學漫畫只要是英語神偷系列的就拒看,
現在,停了一年多了,噫,我在聽西洋專輯時,還會主動靠過來看一看歌詞,甚至會唱個一二句,笑著休息的時間變多了,這才是我們想要看到孩子們的“快樂的童年”。
人際關係:孩子比大人們更單純,只有大人們會勾心鬥角的,而且孩子們通常是這節課吵,下一節課就合好了,吵架忘得也快,更別說來個暗箭傷人的,
除非是遇上了霸凌,不然小小孩子很少會有什麼人際關係的問題。
飲食:有些孩子偏好吃青菜,有些孩子就愛吃肉,有些孩子則是隨餐一定要配個飲料享受,到了學校,規定每樣菜都要吃,連軟趴趴紫紫黑黑的茄子都得夾,
但畢竟這類菜已經很少出現在孩子的營養午餐裡了,而且現在也沒有那種可怕老師,會要求孩子沒吞下去就不准午覺不准下課的(凱蒂媽媽都不想說,現在很多大人不也很挑食勒),
所以因為飲食而不去上課,真的是少之又少。
紀律:現在的老師很難為,大概也知道現在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皇上,皇太后的,也不會規定那種不合情理的規矩要孩子遵守,
而且,別的孩子若都能遵守,就唯獨你們家的孩子遵守不了,那就需要了解,你們在家裡的教育是否和老師或和會大眾的期待差太多,
例如你希望孩子隨時都可自由發揮(像是蒙特梭利式的教育理念),你就不該把孩子送到少林巿那種武術學校或是什麼禮儀學校等比較制式化的學校,
家長和老師們的教育理念,不需要一模一樣,但至少大方向是需要一致的,然後再每回的溝通連繫上,達到共識。
最近去進修不同領域的課程, 除了應証隔行如隔山這個道理,更體會了為什麼孩子們想蹺課的心情。
我的老師及助教們都在自已的領域裡非常有能力,在我們的班上,有一些非常有天份的同學,一點就通,
我學得慢,理解的慢,在同期生來說,我算是個問題學生
助教常說“某某某領悟力很強”;“吼,你真的是普嚨共”;或者“我不喜歡笨的學生”,到了考試,便告訴我“你去碰運氣吧”
於是,我的信心,在這樣子的一點一滴,差點兒的崩盤了。。。因為我一直很想認真的學,但手和腦袋就是無法達到助教老師們的期許,
我每天的怪自已,一天比一天更沒自信,一天比一天的更不想去上課,一天比一天更想放棄,
因為我厭煩,我花了我所有做家事的時間,我花了我陪伴小孩說話寫功課的時間,
我沒辦法好好的專心看完一本書,我沒辦法好好放鬆的和凱蒂拔好好吃一頓早餐,
我花了加倍的時間去學習,卻不確定也不覺得自已學到了什麼!
在過程中,凱蒂拔一直不斷的和我溝通,我也在過程中,不斷的與老師及助教溝通,
後來調整了節奏,搞清楚自已,重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並重新定位,我終於放下緊繃的身心,
於是,我不害怕上課了,甚至勇敢的參加考試(雖然一樣是碰運氣啦),並堅持完成課程。
凱蒂媽媽是一個成年人,大人在學習裡,都會遇到挫折了,更何況是小孩子,
我們懂得調適,敢主動向授課的老師承認學習遇上了困難,敢主動和老師討論學習的方式,但,孩子們敢嗎?
孩子們在學習中遇上了挫折,還能做什麼?只能在課堂更安靜,在課堂上更放空,然後老師發問時,頭垂著更低而已。
所以,孩子們不喜歡上課,不愛唸書,請各位爸爸媽媽多花點心力,主動看看自已的孩子是否學習遇上了困境,
下回送孩子們去上課時,在校門口多停留一點時間,10秒就夠了,看看他們的小臉蛋,看看老師有沒有人前一個樣,轉過身變成虎姑婆之類的(開玩笑的啦~),
花這10秒,不會讓你們上班遲到, 也許還能看到問題,即使沒有問題,多看看孩子天真的笑臉,也值得!
最後,凱蒂媽媽想說的是:"學習應該是要快樂的,痛苦的學習,只有反效果"。
留言列表